close

每週二經濟學人週刊導讀-早安財經出版發行人沈雲驄
雙週於中國時報的專欄論壇

《財經漫遊》別讓管理災難重演 沈雲驄

中國時報 A24/時論廣場    2010/06/05

  郭台銘與胡志強,照心理學家麥葛瑞格的說法,一個是X,一個是Y。
  麥葛瑞格也是麻省管理學院的創始學者之一,他寫過一本很有名的書,叫做《企業的人性面》,今年正好出版滿五十周年。他在書中把管理者分成兩類,信奉著截然不同的兩種邏輯。
  一種,是X型主管,相信人是被動、懶惰、喜歡推卸責任、能混則混的,不嚴格地鞭策,不會有表現。因此這種主管會管得很嚴,往往也嚴得令人畏懼。那些標榜「軍事化管理」的,就屬於這種類型。
  至於Y型主管,通常很放任,很溫和,甚至當底下的人犯了錯,還會摟著對方的肩膀相挺。因為這種主管相信,人性沒那麼糟,而是會為了過更好的生活而自動自發,自我約束,不會做出對不起組織的事情;只要給予適當的鼓勵,表現就會很好,不必採取什麼緊迫盯人的管理手段,也不必動不動就說要懲罰。
  當然,大部分的管理者都不會承認自己是絕對的X與Y。郭台銘管理是嚴了些,但是員工有配股,工廠有泳池,他還是有在激勵員工的;胡志強雖然平常笑臉迎人,到了該懲罰犯錯者的時候,他還是會鐵著臉讓「人頭落地」。但這並不減損麥葛瑞格X與Y理論的影響力,從一九六年提出以來,這套理論幫助管理者了解自己,也延伸出各種工具讓管理者使用。
  然而,半世紀過去,大家今天都看到了,X也好,Y也好,管理者無論位階高低,組織不分大小,照樣在管理的鬆與緊之間掙扎;上班族不管在哪個行業,無論遇到什麼樣的主管,都會有一肚子的牢騷。
  X好還是Y好,當然沒有標準答案。提出這套理論的麥葛瑞格自己偏好Y,因為他認為,人活著不只是為了打工糊口,維持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而已,而是還有更多較高層次的精神目標的追求,例如成就感、認同感等。
  問題是,管得鬆,當好人,不能保證不出事。安隆公司的前執行長 Ken Lay,就是個典型的放任主義管理者。他本來就對財務不具備夠專業的知識,再加上對複雜的交易採放任態度,以至於他事先無法阻止安隆的腐化,事後更無力挽回。撇開是否A錢不談,曾深入研究安隆案的哈佛學者胡帕斯就說:「也許他真的相信,光靠著到處告訴別人自己是好人,就能把公司管理好。」
  當然不能。這也就是為什麼從郭台銘到王永慶,幾乎台灣大企業的老闆,都是以管得嚴出名的。但這種X型的,想也知道,會常被底下的人罵。管這麼嚴,哪個員工不覺得受挫?受不了的,有機會趕緊跳槽,暫時沒機會的,則選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老闆怎麼交代就怎麼辦,過一天算一天。久而久之,公司不出問題才怪。
  但與麥葛瑞格那時代不同的是,今天隨著組織越來越龐大,工作內容越來越複雜,管理出了問題,代價也會越來越高。一個工廠管理的失敗,代價是一條又一條的人命;一個政府部門管理的失敗,結果是人民信心受創,舉國憤慨;更別提一個又一個疏於監督、貪婪又管理不足的金融機構,出了事,全世界都跟著遭殃。
  既然遭殃的是全世界,全世界就得好好地面對管理問題,學習「管理管理者」,避免管理失敗的災難一再重演。例如在金融市場上,美國與德國已經開始著手,要更嚴格地替投資者把關,要把金融機構管得更緊;在企業管理上,我們得學會拋開各種好聽的管理口號,直接觀察經理人的言行。
  我們今天所處的,是老投資家約翰伯格所說的「管理太多,領導太少」世界。管理者通常具備管理經驗與學歷,卻很容易自私短視,習慣對部屬下指令,不擅長建立雙方的長期信任。從企業到政府,我們都要盡可能地──透過投資與投票,選擇真正關心組織長期利益的領導者,而不是只重視自己眼前利害的經理人。
  我說得容易,一般人顧自己的生活都忙不過來了,要如何去觀察、選擇與管理管理者?不容易,但如果因此而不面對,我們只會朝著更不樂觀的方向而去。(作者為早安財經出版社發行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anshuantime 的頭像
    lanshuantime

    《蘭萱時間》部落格

    lanshuanti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