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5/24-好書推薦單元《當中國統治世界》蘭萱推薦序
這不是一本科幻小說。至少從我們此刻生活週遭所能看到聽到摸到觀察到的種種跡象證據顯示,中國統治世界的發生機率,比起外星人或機器人絕對遠遠高上許多。
但無可諱言,這仍是個假設。關乎中國崛起的種種討論,打從上世紀末到本世紀初從來沒有少過。各式假說熱鬧出籠多空駁火,彷彿成為另一種現象,像是映照中國現象的鏡面反射,進一步印證中國正在影響世界。
當假說也成為中國現象的一環,回頭觀察這些眾多假設的興衰變化是件有意思的事。譬如,美國學者專家提出經濟崛起必將伴隨武力擴張的中國威脅論、斷言亮麗數字無法承載內部沉疴的中國崩潰論,以及台灣李登輝先生大膽預言中國分裂的七塊論,都曾喧騰一時如今相對沉寂;日本趨勢大師大前研一積極提出客戶思考利益導向的中華聯邦說,經歷多年仍顯得過度簡化樂觀與跳躍。
問題是,這些權威預測為何失真以致出現過度兩極的推斷?答案就在本書作者馬丁‧賈克一開始便提出最關鍵也最誠實的立論中,他一語道破外界尤其是西方世界觀察中國時致命的盲點,心態作祟。
「美國的全球霸權已經長達幾乎一輩子,西方的優越則已持續許多輩子…。我們習慣了由西方甚至美國主宰的世界,因此很難想像別的世界。」作者點出西方世界一廂情願的以為所謂的現代化「只有一種方式也是最好的方式(自由市場、西方資本、民營化、法治、人權與民主制度)」,不論出於陌生無知或刻意輕蔑,對於中國的誤判於是產生;而當事情發展不如預期,不理解所導致的恐懼挫敗焦慮甚至衝突種種心理狀態因此逐一浮現。
為了避免瞎子摸象式的解讀中國再度誤判,馬丁‧賈克像是一雙代表西方向中國張開的眼睛,拋掉無謂的自尊與自我,試圖重新檢視並理解中國。不只是眼前的亮麗經濟數字和特色化的社會資本主義,他遠從東西方文明的誕生開始爬梳,面向擴至政治社會文化層次的探索;也走訪大陸香港台灣數地,設法釐清中國對主權的態度與區域鄰國的關係。搞清楚從哪來,才能預判往哪去。隨著作者的鉤織,這些章節構成一張龐大複雜的網絡,展現出一幅具中國特色的新強權崛起可能的路徑與面貌。
對於賈克的新假設,我們當然可以存疑。畢竟伴隨中國經濟崛起的同時其內部政治社會穩定與否,必將連動影響它的走向是區域霸權、兩強對峙(G2),抑或獨霸全球。但重點是,我不認為作者花這麼大功夫的目的只在乎是否成功的預測中國未來,本書其實更像一種對西方世界的殘酷剖析與誠摯提醒,提醒自認優越的西方文明和獨霸全球的美國,摘下有色眼睛重新認識中國、調整心態以面對正在劇烈變動中的經濟權力板塊。如果新而正確的認識能產生新互動,結局或許更開放,不必然是中國統治世界,西方文明也不至於在可見的未來走向終點。
同樣的提醒,何嘗不適用與中國心有千千結的台灣。(蘭萱)